
一、教育部正式宣布:9年義務教育有大變動!關乎每個
孩子,家長速看!
在今年的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上,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介紹:到2020年,全國普及高中階段教育,適應初中畢業生接受良好高中階段教育的需求!
教育部正式宣布:9年義務教育有大變動!關乎每個孩子,家長速看!
也就是說:2020年,全國把普及高中階段教育,已是板上釘釘的事了!
因而普及高中階段教育,是絕不是意味著中考取消呢?這引發了不少人的熱議!
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莫言在內的很多人均提議取消中考。
他們的理由是:中考說白了便是入讀高中的一個選拔性考試,當高中教育普及之後,中考的選拔性變得沒有意義。
“取消中考”究竟是怎麽一回事?為什麽說要“取消中考”?
未來五年教育發展的總方向,總結起來便是以下四點:
1. 高中教育對國家經濟發展至關重要;
2. 素質教育是必然的趨勢,而且堅定不移;
3. 貧困地區教育問題急需解決;
4. 全麵普及高中階段教育,毛入學率90%以上。
可謂,未來中考基本上僅剩下一個作用,便是選拔哪些孩子進入哪些高中,亦便是對孩子進行分層。
那麽問題來了,僅依靠一次考試便進行分層的結果是什麽?
顯而易見便是應試,所以次數考試便評定孩子的水平,本身亦絕不合理,越來越絕不準確,對於家庭、孩子、學校以至社會,均絕不是什麽好事兒。
在認識到這個問題的今天,在素質教育逐漸立足的今天,變“一錘定音”為“過程評價”,是必然趨勢。
二、教育部正式宣布:9年義務教育有大變動!關乎每個孩子,家長速看!
那麽,當中考不必重要,9年製義務教育升級為12年製之後,各學校招生亦會有什麽變化呢?
1. 純初中校:提升校額,越來越多機會
如果真的改革,那麽純初中校(僅設置初中),孩子沒有其他出路的情況下,為了保證高中的升學率,增加“名額到校”成了這些學校的重要發展途徑。
2. 完全中學:本校直升,鎖住生源
至於完全中學(不僅有初中亦有高中),他們擁有大比例的直升名額,比如接近50%。這樣學校絕不能通過中考“甩掉”成績差的孩子了,隻能自己擔著6年,那麽隻能盡力教好。
3. 名校自主招生
名校對於好學生的需求與好學生對於名校的需求是無法被遏製的。因此初中亦會如此,名校會有自己的自主招生選拔依據,但是必然絕不會是一次中考,中考隻不過最後一次大型的結業考試。3年的成績,3年的綜合素質評價,便會是未來選拔發展的趨勢。
4. 方式可能還有越來越多,錄取愈來愈複雜
比如職高如何選拔,或是這些道路均沒走的孩子如何升入高中等。因此,未來中考某種會有越來越深的細則出現。
教育部正式宣布:9年義務教育有大變動!關乎每個孩子,家長速看!
2020年要開始實施,現在小學6年級以下的孩子均必需經曆這個時代。冷靜下來分析,這樣的中考改革實際上強調的亦隻不過是三個最為大的改變:
1. 變初中“一個中考重要”,成了“三年的成績與行為均重要”;
2. 進入名校變得越來越難,一次考試考高分某種比綜合評價得高分越來越容易;
3. 小升初的結果對中考的影響從“絕不算非常大”變成“十分巨大”。
三、對“取消中考”最為關心的,莫過於學生家長了,他們的看法亦不盡相同。
● 正方
還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
“中考結束,收拾女兒初中學習用書與練習冊,那一頁頁記滿錯題的筆記,那一張張深夜燈下強忍住困意解答的練習卷,紀錄著一個花季少女的青春歲月。
孩子今天度過了她第一個沒補課的周末,那久違的輕鬆的笑容與全家均非常久沒有過的幸福與滿足感……”
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之爭,已絕不是新鮮話題了。在取消中考的討論之中,中考壓力大,絕不符合素質教育取向,成為了重要理由之一。
評價製度直接決定著教育的方向,其根本性原因仍然在於當前的教育評價體製。絕不從
高考、中考上予以改革,基礎教育的走向便絕不可能徹底轉變。
中考作為教育評價的重要環節,一樣亦應當步入改革時代,取消中考,不失為改革的重要方向。
● 反方
取消中考,吾帶來越來越多絕不公平
“取消中考,延長義務教育至12年,實行高中就近入學,大約在目前而言,便意味著把有很多農村孩子、居住在偏遠城郊的孩子,失去了升入重點高中的可能,要想獲得未來競爭大學名校的錄取資格,幾率便越來越低了,呈現出更加顯著的教育絕不公平。”
他們覺得,中考是明麵上的選拔考試,用成績來說話,用努力與汗水來爭取,不但更為公平。